胸罩什么时候进入中国(中国女性内衣进化史)

时间:2022-04-19 21:58:45 投诉/举报

内衣是一种含蓄的美丽;内衣是一种体贴的关怀;内衣是一种雅致的情调......内衣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动乱的岁月,还是太平盛世,关于内衣的话题一直盛久不衰。

大家都知道,每年一次的,维多利亚的秘密,就是一场时尚的内衣秀。那些身姿曼妙的模特们,身着各种各样的内衣,大秀身材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内衣文化。

其实,说到内衣的起源,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远在秦汉时期,衣服就已经有了等级之分,内衣也就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01 秦汉时期:罗衫半脱肩微露

秦汉时期的内衣,是从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深衣。深衣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将上衣和下裳连为一体,合成一件衣服。后世的袍子、长衫等,都是在深衣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也就是说,深衣,其实是汉服的最早形式。

后来,因为深衣方便的时候实在不太方便,于是人们便将深衣的下摆进行了改造,成了曲裾。

总之,曲裾就是介于外衣和内衣之间的一种服饰,有的穷人家里,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就直接将曲裾作为内衣来穿。有钱人家,在曲裾里面,会裹一层贴身的短袍,作为内衣。

到了汉代,内衣的形式逐渐多了起来,史料记载的有泽、汗衣、帕腹、抱腹、心衣、单衣等。

其中泽是一种贴身穿的,用来吸汗的内衣;汗衣也是贴身而穿,用来吸汗的。只是这些内衣的长短、形状等样式不同,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头。

像帕腹、抱腹、心衣等,虽然样式上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都和肚兜有点类似,只有前面半片,没有后面,穿起来的话后背是裸露的。

以上基本就是秦汉时期内衣的常见的样式和类别了,相对来说比较简陋一些,就是贴身穿的吸汗的衣服,没有明确的内衣之说。

02 魏晋南北朝:天为罗衣地为裙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火连天,百姓们流离失所,这个时期是百姓迁徙、交流、融合的时期。

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得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相互学习,除了文化思想、生产技术,还有饮食服饰等,都相互融合。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重清淡,人们更是吃药成风。很多人都会服用五石散,吃了药,身体的热量散发不出去,皮肤干燥,如果穿的衣服太紧,就会和皮肤摩擦导致皮肤溃烂,因此魏晋时期,不管是内衣还是外衣,都是以宽松为主。

进入南北朝以后,人们的服饰因为和汉服的融合,逐渐变得贴身规整起来。衫子是南北朝时期普遍流行的内衣形式,衫子分为单层和夹层,材质大多都为白色丝绸,轻薄透亮,隐约可见衣服下面的肌肤,复核魏晋时期人们开放的形态。

有一些比较保守的女子,嫌衫子太过薄和透,她们在衫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抱腰应运而生。就是把几块布料叠合,上下缝上系带,就形成了抱腰,主要是包裹腹部,起到保暖和收腹的作用,我们现在的腹带的原型也就是抱腰。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内衣的种类也随之多了起来,和秦汉相比,魏晋南北朝的内衣相对美观和舒适一些。

03 隋唐时期:慢束罗裙半露胸

隋唐是中国历史变革的时期,隋唐时期的服饰,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外族的影响。唐朝的经济相对比较繁荣,因此唐朝时期的外交也比较强盛,一些周边国家和唐朝也有贸易往来,这些都对唐朝的服饰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加速了纺织品和中外服饰的交流,西北少数民族、中亚各国及波斯等的服饰都纷纷涌入中国,这些在唐朝统称为“胡服”。唐朝的服饰吸纳了很多胡服的优点,比如贴身、简洁、干练等。

受西方影响,唐朝的服饰都比较开放,女性的服饰大多都坦胸露臂。妇女们的内衣也大多都是轻薄透亮款的,到了中唐,有的妇女甚至不穿内衣,只用轻纱蔽体,微风飘过,轻纱飘扬,美不胜收。

在晚唐时期,出现了一种叫做“诃子”的内衣,系在裙腰上面,遮挡裸露的胸部,和今填的胸衣效果差不多。

相比前朝,唐代的衣服,不管是内衣还是外衣,都相对来说比较薄、透、亮,也比前朝更有朝气和活力,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大唐气韵。

04 宋元辽金:青衫罩体香罗碧

开放的服饰在隋唐的时候达到了高峰,各类服饰争奇斗艳,呈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态势。安史之乱之后,人们渴望和平和安定,而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更趋向于保守,服饰当然也逐渐收敛,变得保守起来,以质朴、自然为突出特点。

宋代妇女的服饰,大多仿照周朝,主要有大袖衣,因两袖宽博肥大而得名。和大袖衣搭配的有霞帔,和现代的披风有点类似。不过这些大多是贵族妇女的服饰,普通的平民,内衣大多以背子为主,有袄、子、背心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背心,背心和我们现在的背心类似,都是无袖,用于裹覆胸前和背后。穿在里面作为内衣;背心都比较短,下面她们将裙子作为内衣来穿,有的也会做一些贴身的裤子,作为内衣使用。

和宋同时期的辽、元、金等,都属于少数民族,他们的服饰包括内衣,都有自己的风格,虽然也受汉服的影响,但是和汉服还是有显著的区别。

元代女子的内衣主要是主腰和裹肚两种。主腰就是用于胸前的贴身小衣,和现在的抹胸类似。裹肚就和肚兜类似,用带子系在腰后,来包裹腰腹。

金代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女真族生活在北方,气候寒冷,他们的服饰大都以皮衣和棉衣为主,很少有展露内衣的机会。因此金代人们也不太重视内衣,女子常用的内衣只有佰腹一种。佰腹就是一块布,两边缀有带子,横着系在腹部,用来裹腹和收腹。

宋元时期的服饰,回归了保守自然的风格,对内衣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内衣风格,也是沿用了宋元时期的样式,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

05 明清时期:脸似芙蓉胸似玉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朝代,另外,明清两个朝代是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从内到外,都孕育着变革的机缘。明代是封建社会汉民族占统治时代的最后一个朝代,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因此,明清时代的服饰,都具有末代收敛性的特点。

传统的观点看来,我国古代是封闭保守的,不管是思想上还是服饰上。但是纵观历史长河,有一些朝代的社会风气也是极其开放的,比如唐朝,唐朝的社会风气和服饰风格,都是比较多姿多彩的。宋明之后,又逐渐趋于保守,但是到了明代中叶,思想又逐渐松懈。

明代妇女的内衣,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等,衣服的样式大都仿照唐朝,但是又比唐朝的保守一些。像霞帔、衫等基本都是贵族妇女的着装,普通的平民,最常见的就是背子和比甲。

普通妇女穿的背子,样式是直领、对襟、小袖。贵族妇女也穿背子,但是样式和普通的有明显区别,是合领、对襟、大袖,用以区别自己的身份。

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但是比现代的马甲要长,其长度超过了膝盖,到达小腿部位。

除此之外,明代妇女最常见的内衣就是抹胸了,就是一条围在胸部的裹巾,用纽扣或者带子系起来。抹胸是女子用来护体的,防止胸部走光,和现在的胸衣的作用类似。

明代的妇女已经意识到了内衣所体现的女性魅力,她们开始将内衣外穿,对于一些对襟的内衣,有些女子甚至特意会将对襟敞开,露出穿在里面的抹胸。

清朝的内衣和明代差不多,样式也都类似,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不过穿着上没有明代那么开放,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一些。

清代的内衣和明代差距较大的算是抹胸了,清代的抹胸呈现菱形,上有带子,使用的时候套在脖子上,然后两边的带子系在腰间。不过脖子上的带子并不都是绳子或者布,有钱人家甚至会用金链子,中等的也会用银链或者铜链。

明清时代的内衣,风格不如隋唐的开放,在面料上,虽然也轻薄,但是已经不是唐代的轻纱般的朦胧感,已经可以严严实实地遮挡住身体了,不倡导太过于暴露。

06 民国时期:坦肩露臂竞风流

古代的内衣,到盛唐时期达到了极盛,呈现开放风气,款式大胆,无所顾忌,也最能体现女性的肌肤和曲线之美。宋元之后,内衣逐渐收敛,成为女性秘不示人的深闺用品。

到了民国,共和思想横空出世,打破了封建保守的束缚:西服东渐,服装多元化发展,内次再一次呈现出了开放、辉煌的景象。

民国的风气逐渐开化,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社会风气对逐渐开放起来,女性可以上学读书,女性工作者也逐渐涌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五四”运动之后,女性的地位进一步攀升,女性的内衣服饰也逐渐流行起来。

民国初,妇女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内衣,叫做小马甲。这种小马甲都比较短小,在前襟部位有一排秘扣,使用时用扣子将胸部紧紧地扣起来。一些大胆的女子会直接将这种马甲穿在外面,出去在大街上行走。

随着留洋学生的归来,她们将西方的服饰也带回了中国,其中胸衣的漂洋过海,对女性的内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女性不需要再用压平或者束紧胸部,而是可以通过胸衣来突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

胸衣的出现,将女子的内衣推向了一个高峰,也带旺了如吊带、西式睡衣等产品。

到20世纪40年代,社会风气更加开放,胸衣逐渐被社会及大众所接受,而且胸衣还上了商品广告,在妇女杂志上,更有一些知识普及的文章,这足以说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民国的内衣逐渐呈现一种开放的姿态,多样的风格,重新延续了唐代内衣的繁华。

在与历史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内衣的发展轨迹,其实是追寻着古人的足迹。开放、暴露的内衣,薄、透、露的性感元素和性感风情并不是现代内衣开创的,它沿袭了唐代的袒露风尚、明清中叶放达的潮流。只是随着科技的现金,面料的先进,将这种风情演绎地更加到位,更具有诱惑性。

从内衣的流变,可以看到历史的演进、文化时尚的潮流,以及文化趣味和阶级取向;从内衣的穿着,我们可以窥见穿着者的衣着品味、性格特征等。一件小小的内衣,它流淌着美丽,编制着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