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水晶有灵性(风水大师眼中的水晶有哪8种功能)

时间:2022-04-17 02:08:31 投诉/举报

谈到水晶,人们会想到水晶球、石英晶簇或紫水晶洞、水晶灯、水晶饰品、花瓶、酒杯,或色彩缤纷的琉璃作品。水晶的世界充满神奇与异想。

石英晶

  • 水晶是什么

古代的水晶球多数是由石英、绿柱石等透明晶体琢磨而成,因此水晶传统上是指清澈的天然晶体。其矿物成分可以不同,有石英质、绿柱石质、黄玉、方解石、萤石、盐岩、石膏,甚或火山玻璃。但因石英质最普遍,目前谈到天然水晶多数是指透明的石英晶体。

17世纪末玻璃水晶的出现,让「水晶(crystal)」一词被广泛使用,因此常以rock crystal称呼天然水晶以作区别。精品店所谓crystal艺品的水晶灯、杯、瓶等,虽然也透明沉重很像天然水晶,而琉璃的色泽也类似天然有色水晶,但除极少数外,常是「非晶质」的玻璃水晶,严格来说不是晶体。这类「非晶质」的水晶常被误解是「晶质」的天然水晶。

  • 水晶的诞生

石英是地壳岩石中含量仅次于长石的矿物,常见的砂岩或沙滩的砂中,一半以上是石英,但大而美的水晶需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成。多数的石英水晶生长于伟晶花岗岩脉的岩洞中,或热液沉淀的石英脉中。花岗岩浆一般含有过量(约60%)的二氧化矽,在其凝固过程中除被较早结晶的矿物长石及云母用掉之外,尚残留多量的二氧化矽,在后期的岩浆中结晶为石英水晶。

紫水晶形成过程

晶洞的成因与一般石英脉的水晶不同,多数是由于空心的火山弹或火山岩中的气囊被含高量矽质的热液渗入。早期热液中的矽胶浓度高,播种水晶快,沉淀无数微小纤维状的水晶,聚合在一起形成玉髓或玛瑙;而后期矽质浓度降低,播种减缓,便开始生长成锥状的水晶体。

这类热液除富含矽质外也含微量的三价铁可取代水晶中四价矽,电价不平衡造成电洞,使得晶体会吸收红橙光,多透出紫蓝光,因而常以紫水晶出现,倘若三价铁未能进入晶体结构中,则只呈现三价铁离子的黄色就成黄水晶。近年对晶洞的研究发现,巴西紫石英是在约摄氏100度,甚或摄氏50度以下的低温生长的,至于生长紫石英所需的时间,估算至少十万或百万年,且随周遭环境差异很大。

紫黄水晶

  • 天然水晶的世界

石英水晶经常以透明或半透明的晶簇群聚出现,其中个别石英晶体多数是单晶,即晶体内的原子排列连续无间断。石英经常从岩石晶洞或裂隙内壁开始向外生长,因此多数只有一端有晶锥状的晶面,但偶尔会出现两端都有晶锥的双端晶。石英晶簇中除清澈亮丽的晶体外,常相伴着半透明或乳白色的晶座。天然石英以乳白色居多,因其内含无数微细气泡。

石英水晶有时会以五颜六色出现,常见的有紫水晶、黄水晶、紫黄水晶、黑晶、烟水晶、绿水晶、彩虹水晶、玫瑰石英等。其颜色来自所含的微量元素如铁、钛、铝,加上辐射光照射或受热。水晶有时包含其他各种小矿物晶体,变化多端,如含金红石的金发晶、银发晶,含绿泥石或阳起石的绿发晶,含电气石的黑发晶。

金质水晶

另外,幽灵水晶又称异象水晶,是多个水晶交互生长,或因生长中断后再重新生长而成,光线经由各晶体界面反射及折射如镜中镜,影像变化万千。隐晶质石英水晶不是单晶质,而是由无数微小水晶(隐晶质或多晶质)组成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玉髓或玛瑙。天然玻璃水晶十分类似人造玻璃,是海底火山喷出的熔岩遇海水快速冷却凝固而成。最常见的是黑曜石,以黑色为主,偶尔呈现蓝色或绿色以及少见的红色,多数是半透明。较少见的摩达维石是陨石撞击所溅出的熔岩快速冷却造成的玻陨石或似曜岩。

▲石英水晶的晶体结构由许多小金字塔连结而成,小金字塔的结构是矽在中心和4 个氧在四角。3 个小金字塔(Si3O6)构成六方或三方晶系的晶胞(图中的近立方体),是石英晶体构造的基本单位(砖块)。

石英水晶的内在石英晶体是由许多四面体的小金字塔型的矽酸根离子(SiO 4 –4)连结而成,小金字塔的结构是矽在中心和4个氧在四角,连结时一半的氧是共用,因此石英的成分是二氧化矽。3个小金字塔(Si 3 O 6)构成六方或三方晶系的晶胞(体积113 ų),是石英晶体构造的基本单位(砖块)。许多晶胞在堆砌成晶体时,是在三度空间沿着c轴(长柱方向)扭旋而上。个别晶体开始生长时的扭转方向,决定晶体长成后的外形是左旋晶或右旋晶,称为左右对映形,是大自然巧手创造对称美的佳例。

  • 石英水晶的外貌

自然界中,同一种矿物晶体在类似的环境下生长,常倾向结晶成特有的外形,这种习性称为矿物的「晶癖」。常见的石英水晶外形就是晶癖的表现。

▲石英水晶的外形(晶癖)有时呈现左形(左图),有时是右形(右图),机会各半。各晶面出现的机率依m、 r 、z、 s、 x、 c降低,晶面大小是m最大、r 次之、其他较小。从水晶外形去判断左形或右形,必须有r、z、x 面出现,否则需依靠光学或酸蚀的方法。图中m 是六方柱面体的面、r 是正菱面体的面、z 是负菱面体的面、s 是三方双角锥体的面、x是三方偏三八面体的面、c 是基准轴面体的面。

不过,在空间不足时,结晶外形受限,因而长成周遭的形状,犹水之方圆在于器。更有什者,在特殊的条件下可能形成假晶或假像,就是石英在生长时,一点一滴取代其他矿物或物体,因此最后长成的外形,不像自己而是承续其他矿物的外形,例如有外形像方解石、萤石、石膏,或木头、贝壳的石英晶体。如此生成的石英可以是单晶体,或是多晶质石英如石化木。另外,有猫眼效应的虎眼石是石英在生长时取代平行排列纤维状的石棉晶体而成的假晶。

  • 水晶的能量

水晶在古今人们心中一直存在着无限的神秘感,代表纯真、透明、无瑕。水晶球因为清澈透明,球形就像凸透镜会使透视的影像扭曲造成幻觉,自古就被许多人当作可预见未来的宝物。而石英的预言、治病疗伤、保佑祈福的传说,东西方也自古不断。许多现代人认为石英具有吸收或发射能量的特殊功能;有人相信水晶具有灵性与生命;也有人相信石英水晶磁场特别强大,清澈水晶可以聚光透视心灵,让人自信与充满希望。这些目前都尚无科学学理的支持,但水晶曾抚平许多人的心灵则是无庸置疑的。

不过,水晶在科学上倒是有一种其他矿物很少具有的特性,就是当施加压力时,晶体可以产生微弱的电流,即所谓的压电效应。虽然其他矿物结晶倘若无对称中心,也多少有这特性,但石英的压电效应特别明显且稳定。压电效应是否与传说的神奇能量有所关联呢?如果勉强要解释,可能是石英水晶在干燥环境下带有静电,因压电效应产生振动而导致空气的波动,但即使如此,其能量也十分微小,很难被人体吸收。

从古至今,水晶在人们心中一直存在着无限的神秘感。

  • 合成与应用

石英是近代工业上非常重要的材料,目前,石英的压电效应被广泛运用在石英计时器及工业用的振荡器上,而石英脱氧后的元素—矽的结晶(矽晶),更是目前IC产业之母。为因应石英晶体在工业上的大量需求,业界以人工合成石英水晶,其原子排列及特性与天然石英完全一样,且因品质、颜色或纯度容易调控,更符合工业需要。

石英因在高温时结构会改变,无法使用一般在常压下从高温熔体中结晶宝石的方法,因而使用接近天然石英形成环境的高压热水合成技术。为了加速生长,除使用晶种外,也提高合成时的温度和压力以及增加温度梯度,一般是摄氏330~360度、900~1,450大气压。这方法(俗称养晶)也常用于合成宝石用的紫水晶和黄水晶,以及祖母绿、红宝石、金绿宝石等,如此合成的宝石最接近天然宝石。

除养晶外,常使用热处理或辐射优化水晶的色彩。最常见的是以加热至摄氏550度,将微量铁从石英结构中的析出,成为微粒的三氧化二铁,使紫水晶变脸为黄水晶或增进黄水晶的色泽。

  • 非晶之晶胜于晶吗

广义上,透明晶亮的含铅玻璃都可称为水晶玻璃,外表与天然水晶类似。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晶质的天然水晶内部的原子做有序排列,而非晶质的玻璃水晶,其内部原子结构做随机的无序的集结,仍保留在熔化时的状态,在快速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整队形成晶体,因此没有一定的熔点,到高温时只会逐渐软化成液体。

人类使用含铅玻璃可追溯到三千四百多年前,米索不达米尼亚的普尔古城发现有含铅3.6%的玻璃,汉朝也有过含铅玻璃的玉饰。1969年起,依欧洲共同体的标准,含铅的玻璃需要有达24%的氧化铅、比重超过2.9、折射率大于1.545才可称为水晶,一般称为水晶玻璃或人造水晶(有别于前文的合成石英水晶);而含铅低于24%的只能称为含铅玻璃。一般水晶玻璃商品的含铅量以32%为多。

玻璃掺入铅可以使玻璃在熔化时容易流动,不易残留气泡,除让水晶较清澈外,并可增加其折射率及色散度。物质的折射率越大,越容易全反射,因此越灿亮。折射率主要取决于光穿透物质的速度,折射率高的物体,光线进入时受偏折也大,就是所谓的司乃耳定律。一般在比重大的物质中光速较慢,对光偏折大,因此比重大的含铅水晶其折射率甚至可超越天然水晶。

含铅也使玻璃容易切割出许多平滑的琢面,使晶体反射更加灿烂。人们就针对这类特性研制类似钻石切面的饰物,以及闪闪发亮的多琢面的吊灯晶珠,或多菱镜琢面的容器等。

另外,纯二氧化矽的石英玻璃是由纯石英砂在摄氏1,715度熔化而成,折射率不高但防蚀性强,对光线包括紫外线、红外线的透光率是其他玻璃远远不及的,常做为特殊光学仪器及光纤。

琉璃算不算水晶?有些琉璃为了增加重量及灿烂度也加入铅,若其量超过24%就算是彩色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