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殚精竭虑什么意思?诸葛亮为为刘备的振兴汉室大冶殚精竭虑

时间:2022-02-16 03:38:47 投诉/举报

公元234年,诸葛亮因操劳过度于五丈原病逝,蜀国的顶梁柱轰然倒塌,一时间蜀汉上下哀鸿遍野,不知该何去何从。

诸葛亮病逝前,刘禅曾指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往五丈原探望诸葛亮,并问他倘若自己仙逝,那么该由谁来接过自己的担子,为蜀汉续命。诸葛亮心中早已有答案,即蒋琬蒋公琰与费t费文伟二人。然后李福却又问诸葛亮,倘若此二人也仙去,又该由谁接任?诸葛亮却沉默了,这个问题直到最后也没有答案。

蜀国人才凋零,可见一斑。

诸葛亮病逝后,留下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政治路线,由他钦定的继承者蒋琬、费t以及他们二人的助手董允继续完成未竟的事业。因为他们四人的呕心沥血,蜀汉得以数十年的安稳,蜀中人民将他们合称为“四相”。

那么蒋琬费t究竟有何等才华,让诸葛亮可以把自己的心血完全托付,甚至连继任者都找不出来呢?

蒋琬是湖南人,也是荆州系蜀汉官员的代表,同诸葛亮一样。其实蒋琬很早就已经出道了,赤壁之战刘备连夺后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四郡后,蒋琬慕名来投。诸葛亮一眼就相中了他,不仅是因为他来投前在当地就已经小有名气,更是看重他身上的气质。刘备于是就任命他为广都县令。

但是刚上任不久后,刘备去广都巡视时,竟被发现蒋琬在工作时间酗酒,躺在公堂上睡大觉,场面极其不堪,刘备震怒要把蒋琬推出去直接砍了,这时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跟刘备解释说,蒋琬是做大事的人,他的本事远不止管理这么一个小小的广都县,况且这个地方政事也不紧张,安民为本,休养生息,他没有铺张浪费来欢迎你,恰恰说明他是一个不事表面的人。

刘备一听,也有道理,但是自己已经气成这样了,不惩治一下似乎面子上挂不住,于是就把蒋琬调去做了什邡县令。几年后,蒋琬正式进入中央,官至丞相长史,开始辅佐诸葛亮北伐,管理后勤。诸葛亮出师前曾密奏刘禅,如果自己遭遇不测,则由蒋琬全权掌管军国大事。足见诸葛亮对蒋琬之信任。

蒋琬自234年诸葛亮病逝后开始执政,直至253年,长达十九年的执政生涯比诸葛亮还要长久。在他执政期间曾任大将军、大司马,而且还享有一项极其“VIP”的特权,就是开府治事。所谓开府治事,就是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下属,可能你要说了,当权者选择自己的幕僚这不是天经地义吗?

这里要区分一下,东汉末年以后,有一种不同的政治格局,钱穆先生称之为“二重君主观念”,也就是说皇帝与臣民是君臣关系,而开府官员与自己培植的下属则也是君臣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开府治事的官员甚至是一个“伪君王”。但是蒋琬却从未将这特权滥用,足见其虚怀若谷,公正廉明。

蒋琬后来的一系列举措更是证明了诸葛亮的眼光之独到:他重视水利建设,开拓农耕,富民生息,不主战事,以守为主。在他的治下,蜀国的人民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过了几年和平安稳的日子。

而且蒋琬最正直的地方表现在他对下属的态度。东曹掾杨戏为人耿直,从不遮掩,口无遮拦,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也从不在乎。在和蒋琬交谈时,常常说着说着就忘了还在聊天,把蒋琬搁在一边了。蒋琬自己没什么想法,他身边的人却坐不住了,觉得杨戏这人也太摆谱了,跟上司说话还这么蛮横无理,实在是傲慢至极。于是就奏请蒋琬治其之罪,但是蒋琬却有不一样的看法,觉得像杨戏这样的人,做什么都直来直去,反而是个没有心机之人。倘若他真的阿谀奉承,那才一定有问题。

可以说蒋琬的存在,是蜀国在诸葛亮死后,人心惶惶时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诸葛死后的过渡任务,还将诸葛没做到的事也做到了。虽然在历史上,蜀国的光辉都被诸葛孔明一人夺去,其他谋士总是被忽略,但是蒋琬的历史地位,并不会因此而被抹去。

而另外两相——费t和董允,就要放在一起说了。因为他俩是发小,都是益州系的代表。东汉末年,费、董两家从荆襄西迁入蜀。二人均是年少成名,都是当地的“神童”。一次董允与费t二人共同出席一个葬礼,由于家庭条件不佳,他们只能驾着鹿车去参加葬礼。

鹿车是很简陋的一种小车,跑起来还需要一个人推,自然没法和马车相比。董允很是难为情,处处遮遮掩掩,不愿见人,而费t却泰然自若,神色依然。董允的父亲董和说,以前觉得你俩不分伯仲,现在终于知道你还是不如费t啊。

而后二人的发展也正应了这一点,246年,蒋琬去世,费t代替他成为蜀国的大管家。而费t并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依然延续着蒋琬休养生息的政策,不主张对外征讨,因此北伐的姜维一直无法得到足够的兵力支持,也就一直没有打起大规模的仗来。事实证明费t的政策是没错的,当时蜀魏兵力对比悬殊,人口更是相差近600万,真打起来,蜀国也是必败无疑。

费t主外,而董允则倾向于“主内”,他整顿朝政,不近小人,刚正不阿,刘禅身边的宦官宠臣都对董允非常忌惮。刘禅想要找更多美女来当后宫佳丽,董允就直接站出来反对,说皇上你都有一大堆嫔妃了,自古以来比你后宫更大的皇帝也找不到几个了,你再选民女进宫,那就是昏君所为了!面对刘禅的求情,董允也是一步不退,最终此事也就作罢了。

可惜在费t与董允相继去世后,蜀国再没有人站出来担起大梁。“四相”数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他们留下的英名与功绩也在蜀国灭亡后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