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是什么意思?遇事平心静气,从容不迫是该有的态度

时间:2022-04-15 22:27:17 投诉/举报

古法I育儿I心经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不是讲究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吗?不是讲究平等吗?怎么还要我在面对父母批评时,要无条件地全部接受呢?

其实《弟子规》上来就讲:‘首孝悌,次瑾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把“孝”字放在开通最重要的位置。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关系,是最初遇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很多影响甚至很久以后我们才能意识到。

以前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有人就说儒家迂腐。孔子是说了一句非常令人动容的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说你生下来是婴儿,整天吃喝哭闹,全无自理能力。父母含辛茹苦照顾你三年,你才有了生活的能力。(其实这里孔子说三年是很少的,三年要是直接扔街上还不得饿死了?后面要照顾的路还长呢!)

所以,我们做很多事情,都要从这份感恩出发,无论父母正确与否,都要先考虑父母的感受。

对于父母的批评,应该先顺着接受,不要在当时顶撞。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句“父母责,须顺承”。《易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那么到底什么是“顺承”呢?

首先,什么是“顺”?

中国的汉字是很有意思的,这个“顺”字左边是个“川”意思是河流走的方向与理路;右边这个“页”字,最早的时候代表头部,是人体中头的本字,上面是一个头,下面是两只脚。我们人体从头顶到脚跟,毛发都是向下的,而且很多动物的鳞甲也多是向下顺的,所以古人就把这个从头到踵的方向,叫做“顺”。所以我们就有了“顺势而为”这样的词语。

“承”字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接受的意思。

所谓“顺承”不是在培养当面应答背后不做的伪君子,而是在培养关爱父母情绪和身体的有情有义的君子。

学会顺势而为,一生从容不迫

坦白地讲,“顺承”是一门功夫。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面对父母的批评时,应该先顺着接受,不要在当时顶撞。说这是习惯,不如叫规矩更恰当。所谓规矩,就是不要讨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无条件遵守。如果小时候就有这样的规矩,无论多大了,父母说了令自己不开心的话,你可能习惯性的说:“好好,您的话我记住了,放心放心!”如果你对父母这么做了,父母批评时认真聆听,过后再与父母沟通,你的孩子看在眼里,你再教导他,他也学会了,一团和气。

如果你在家里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保护别人的情绪,学会了顺势而为,我想将来在社会上,也会更加从容的。

在这里,我们说的“顺承”二字,讲的并不是“对与错”,而是感恩与爱护。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大家是否能够认同,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我们共同学习!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古法育儿心经

部分内容来自 I 罗大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