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押韵是什么意思?赶紧来涨涨知识

时间:2022-04-05 00:10:33 投诉/举报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诗词声律的两个基本概念:平仄

它们是构成诗词声律的最基础的概念,希望大家能够明确了解它们的内涵。

一、平仄

我们先来看“平仄”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分四点和各位进行探讨:

第一,什么是四声;第二,什么是平仄;第三,怎么用普通话分平仄;第四,诗韵为什么用中古音。

1.何为四声

在了解平仄是什么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四声”。四声中的声,指汉字的声调,也就是汉字音节中、语音的高低、升降、曲直和长短变化。

我们以普通话为例,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比如:妈、麻、马、骂。第一声“妈”,是一个高平调;第二声“麻”,是一个中升调;第三声“马”,是一个低降升调,他是先降后升的;第四声“骂”是一个高降调。

这里说的高低、是指相对音高的高低。也就是我们说话时,音高的最高和最低,第一声的相对音高最高,第四声,相对音高降到最低。

虽然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但它却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四声,是指诗词声律系统的“平、上、去、入”四声。虽然都是四个声调,但和普通话的声调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是因为诗律系统和普通话属于不同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语言学界一般把汉语的演化分为三段:上古、中古以及近代。上古时期指先秦到西晋;中古时期指南北朝到北宋;近代时期指元代及以后;不过南宋呢,属于中古和近代的过渡时期。诗律系统属于中古音系统,普通话则属于近代音系统。语音系统不同,声调自然不会完全一样。

这个现象很好理解,语音本来就不稳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有兴趣大家可以去听一下建国初期的广播录音,你会发现,那时播音员的发音方式和现在也不完全相同。1949年到现在不过70年,语音就已经有了变化,更何况是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时间呢?

古代没有录音机,这四类声调在当时具体怎么念,各自的调值分别是多少,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还原了。虽然各地的方言里都多多少少保留了一些中古音的痕迹,但谁也不敢说某地的方言就是中古音

现在有个比较流行的说法,粤语比较接近是中古音,是唐代音。但事实上,粤语有很多地方都和中古音不符。说几个简单的:中古音有卷舌音,粤语中没有;中古音的声母中含有大量的浊辅音,粤语中也基本没有了,这是声母的不同;粤语的韵母和中古音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模韵系。普通话中,模韵系的字,韵母全部读作u,而粤语,则分化为了u,ou和空韵三种。比如“锄禾日当午”这首诗,用粤语念,就完全不押韵。

中古音是没有办法完全还原的,现在的各种拟音系统不行,因为拟音没有办法确定各个声调的具体音高;在全国各地的方言里,也没有和中古音完全符合的方言。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中古四声具体要怎么发,但是,中古四声的发音状态,古人还是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描述性的资料。

比如唐代的释处忠,也就是处忠和尚,他在《元和韵谱》里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明代的真空和尚,在《玉钥匙歌诀》里描述道:“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查继佐,在《九宫谱定总论·平仄论》说:“盖上声之腔自下而上、去声之腔自上而下。”

这些记载对中古四声的描述都比较抽象,谁都没有办法去拟定、各个声调的调值。但是,我们能从中总结出“平、上、去、入”四声的音调特点:

1.平声是一个不升不降的长音;

2.上声是从低音滑至高音;是个升调

3.去声是从高音滑至低音;是个降调

4.入声是一个急促的短音。

平、上、去、入四声的音调特点,是诗词声律的基本常识,只有知道了中古四声的音调特点,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平仄的含义。

2.何为平仄

从四声的音调特点中可以看出:平声是长的、平的、不升不降的;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而入声,则是一个短音。也就是说上、去、入三声,要么是短的,要么是升的,要么就是降的。

如果我们把音调是否能在同一音高长期持续作为标准,很容易地,就能把中古四声分作两类:

1.音调能够在同一音高长期持续的是第一类,这一类只有平声;

2.音调不能够在同一音高长期持续的是第二类,这一类包括上、去、入三声。

平仄的“仄”,是倾侧、不平的意思。它是一个会意字,由左半部分的“厂”和右半部分的“人”组成。就像是人在崖壁旁侧身而过。所以“仄”的本义就是“侧”,不平是他的引申义。上、去、入三声都是不平直的音调,所以古人把这三声归为“仄声”。

可以看出,“平仄”是对中古四声的再次分类:中古的平声属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属仄。并不存在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平仄是一个使用概念。“平仄”这种分类方法,是为了配合实际的写作需要而出现的。平仄的分类与运用源于六朝时文学家对诗歌、骈文等韵文声律上的美感追求。

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说“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有异”。

这句话中的“轻重”,其实就是指平声和上去入三声在听觉上的不同感受。上、去、入三声,音高变化的形式或升或降或短促,和平直的平声在听觉上能够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反差。由平仄交错形成的,字音声调的高低变化,令诗文的句子更容易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仄声包含了“上”、“去”、“入”三种声调,但这三个声调的字加起来,也只能占到汉字总数接近一半的比例。平声字与仄声字在数量大致相同,是平仄二分法能在诗文中得到广泛运用的重要原因。试想一下,如果“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比例是二八开或者三七开。不管平仄交错这个理论多么的合理,多么的有美感,也不可能投入到实际的写作运用当中。因为这个比例和实际需要的比例相差太多了。

3. 中古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关系

既然平仄是对中古汉语四声的再分类:中古的平声属于“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属于“仄”。那么,如果我们想区分平仄,就要弄清楚中古四声与现在普通话四声的关系。

简而言之 :

普通话读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都属“仄”;而读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大多属“平”,极少数的字属“仄”。

为了方便讲解,我这里有一个图。

大家看,中古的平声,分化为了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中古的上声,分化为了普通话的第三声和第四声;中古的去声与普通话的第四声对应;而中古的入声字,则被派入了普通话的第一、二、三、四声中。

所以,普通话里读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绝大部分都是从中古的平声字里分化出来的,这一部分自然是属“平”的;但普通话里读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里边,还包含着小部分,从中古入声里派过来的字,这些字既然是入声字,那当然是属“仄”的。

而普通话读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肯定是属“仄”的。尽管在普通话读第三声的字里,有一部分来自中古的入声,普通话读第四声的字里,有一部分来自中古的上声和入声。但是,中古的上、去、入三声都属“仄”,这样的分配变化,并不会对我们用普通话来分辨平仄造成影响。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把派入普通话第一、和第二声里的中古入声字挑出来,归入“仄声”,平仄也就能完全用普通话区别开了。入声字在中古四声中所椎谋壤纠淳蜕伲ǔS米种惺羧肷脑荚16%左右),而被派入第一声和第二声里的入声字,还不到入声字总数的一半,也就是说,需要特殊记忆的入声字还不到常用字的8%。大家只要在读诗的过程中注意收集记忆,是不难掌握的。

4.诗韵系统沿用中古音系的原因

现在我们来讲一下诗韵系统为什么一直沿用中古音。这是一个初学者经常纠结的问题。诗韵系统要之所以一直使用中古音系,这和音韵学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虽说我国历来就有诗文押韵的传统,双声、叠韵等现象也在很早就得到了认识,但是,学者进行系统的音韵学研究其实并不早。汉末到魏晋时,随着佛教的传入,学者受梵文“声明”的影响,才开始有意识地去利用梵文的拼音原理对汉字的声、韵、调进行分析。

“平、上、去、入”四声的发现与命名,是始于齐梁时期的周J、沈约等人。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四声论》中明确说道:“宋末以来,始有四声之目。沈约乃著其谱、论,云起自周J。” 既然汉末以前并没有系统的音韵学研究,自然也就不会有一本韵书可以用作上古音韵的参考。六朝文学家将声韵之学融入诗歌创作中时,是不可能用上古音作标准的。所以不要去抬杠问:唐人写诗不也没用上古音么?用这种问题来抬杠并不能显示你有多机智,只能显得你很无知。

周J和沈约的“四声说”,在创立之初其实并没有得到学者的公认。即使好文如梁武帝,对四声之说也是“雅不好焉”“竟不遵用”。直到隋朝的陆法言,他在编排《切韵》的时候,以“平、上、去、入”四声作为编排韵字的顺序。到了唐代,这部《切韵》被定为科举用韵的标准韵书,直到这时,“四声说”才逐渐被公认,并且广泛地运用于诗文的创作之中。

大家要知道,近体诗的声律规则正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也就是说,近体诗的声律规范是植根于中古音系的,中古音系和近体诗的声律规则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如果把诗韵系统和中古音强行剥离,近体诗的声律规则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可以这么说,如果诗韵系统要使用近代音系,这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须想办法去创建一套、基于近代音系的合理的声律规则。这样一来,诗歌的体裁,就必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了。

为什么《切韵》能够成为科举用韵的标准韵书呢?

一来是因为汉语发展到六朝时期,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的政权,地域分为南北,南北文士各操方言,打破了先秦“雅言”的相对规范性和统一性。这就造成了语音上的南北之争。随着隋朝统一南北,开科取士,指定官方韵书势在必行。考试嘛,标准自然只能有一个。

二来,是因为《切韵》这部韵书的宗旨,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切韵》这部韵书,本身就是一个折衷古音、今音和当时南北方言音的、复杂的语言集合体,并不是一时一地之音。也就是说,《切韵》这本书里记录的读音,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在历史上的某个地方出现过。

正因为《切韵》是一部综合音系的韵书,把它定为科举用韵的标准才能更好的平均南北,不至于偏袒某地。

也就是说诗韵系统从一开始就是和口语的实际读音实行双轨制的,二者并不相互影响。

既然诗韵系统一直和口语的实际读音互不干涉,而被后代奉为近体诗学习范本的唐代近体诗、是以中古音系的代表韵书《切韵》为标准的,为了方便学习前辈的优秀作品,诗韵系统一直都以中古音系作为标准。即使元明清三代的口语读音已经属于近代音系,在当时也有基于近代音系编写的韵书,但都没有对诗韵系统造成影响。

说到底,诗律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诗律系统本身就独立于实际口语之外。这样做既有利于保持诗歌这一文体的稳定,也有利于后人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技法。

前边我已经讲过,语音这个东西是很不稳定的。如果诗歌的声律规则总是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隔不了多久,就需要另外创建一套合理的声律规则。

但是,这样做,既不利于优秀作品的积累,也不利于诗法的总结,更不利于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

况且创建一套合理的规则,这个事情本身就需要时间的沉淀。现在的近体声律,从开始探索的沈约算起,到七律大成的老杜结束,一共花了二百五十多年,这个时间跨度足够语音发生改变的了。

二、韵

下面我们讲韵。

韵这个部分我会分三点为大家进行讲解:

第一、韵书是怎么编纂的;

第二、韵书是怎么演变的;

第三、押韵的美感